生产场地的规划集约化饲养可采用放牧结合补饲、圈养或舍饲的饲养方式。生产场地可根据企业自身条件和实际情况进行规划,建造实用和功能齐全的种农村广东鹅场,包括育雏舍、育成舍、种鹅舍、水上运动场、粪池、尸池,以及其他需要的配套设施(如实验室、隔离舍等),同时配备各种生产用具。规划时,首先应注意有利于防疫的布局,各生产功能区和全场围护结构及防疫设施应齐全,最好选择有自然隔离防疫条件的场址,建造围墙或种植防护林带,配备出入口消毒设施(消毒池、消毒室等)。建造江门广东鹅舍时应注意夏季的防暑降温和冬春季节的防寒保暖。鹅舍一般应依水而建,座向需朝南或东南向;墙体可只建墙基,高度60cm左右,再围上活动防寒布,即可达到上述目的。
2、第2周,农村广东鹅场温度控制在28~22度,每天下降1度,湿度控制在65%~70%,要根据天气情况注意勤通风,可以选择在一天中10:00-15:00之间的这个时间段进行多次通风换气,每次时间不要太长,还要注意通风时避免通风口对流,防止小鹅感冒,在饲喂方面,有条件的话继续采用切碎的青饲料拌料的方式,比例增加为2:1。饮水方面不间断供给清洁的常温水就可以啦。3、第3周,农村广东鹅场温度控制在22~20度,晚上要保持休息场所的干燥,有放牧条件的养殖户,白天可以进行放牧啦,在放牧的过程中不要赶的太急,让小鹅由近及远慢慢前移,控制最前边的鹅的行进速度,避免其撒欢的疯跑,消耗体力,同时可以选择在晴天的中午让鹅下水洗浴,时间上由短及长,这样利于小鹅羽毛的生长,也有利于小鹅的健康。
3、饲料及牧草准备:规模农村广东鹅,必须采用全价配合饲料,同时必须种植优质牧草,以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秋季种植黑麦草等优质牧草,一般每亩牧草可饲养80-100只肉鹅。 4、控制好温度初出壳的雏鹅绒毛稀少,自身调节体温能力差,难以适应外界温度的变化,因此,江门广东鹅场必须控制好温度。冬春育雏温度一般控制在28℃~30℃,1周后每天下降1℃。温度下降至16℃~18℃时,就可常温饲养。2、调节好湿度育雏室潮湿会影响雏鹅生长,且易引发病害;育雏室过于干燥又会使雏鹅体内水分通过呼吸向外过量散发,致使雏鹅体内残余蛋黄吸收不良。育雏室湿度一般调节在55%~60%,2周龄后调至50%~55%,同时视温度高低调节湿度。
01.不能把雏鹅直接放在地上,任其自由行走:广东鹅基地正确的做法是将刚购回家的雏鹅放入纸箱,或者笼子里,用干草或者旧衣物垫在笼子下面,以利于吸水。还要随时观察,如果雏鹅身上的羽毛湿了,说明它们的住所湿了,要马上更换用于吸水的材料。02.雏鹅不能直接喝生水:广东鹅基地提醒低于3天龄的雏鹅不建议喂生水,在供给的青饲料中就有足够的水分能满足雏鹅的需水量。但是喂给它们的青饮料,如果是下雨天或者早上露水厚重的天气采回家的,一定要将不属于饲料本身的水分晾干;再将青饲料切成细细的如烟丝状,洒入少许质地上好的米糠(切记是糠不是米),充分拌匀后撒于洁净的地方,再把雏鹅放出来喂食。03.其饲料供给有讲究:鹅的消化功能非常好,可是才买回来10来天之内的小鹅一般不会放出外面自由觅食,这种情况下的小鹅,要有规律的喂食习惯,白天每隔3~4小时就要喂一次;晚上的22~23点再喂一天当中的最后一次,每天喂食的次数不得少于5~6次。
预防治疗痛风:广东鹅基地在育雏阶段要充足供应饮用水,少量多餐饲喂。预防在饲料中添加绿风宁,预防鹅痛风,提高免疫力,抗病能力好,减少其他疾病发生,真正的无抗产品,从根本治疗。农村广东鹅中发现鹅得了痛风要立即挑出病鹅,切勿盲目用药,确认病情后根据方案使用绿风宁第四代痛风四宝进行治疗,一天见效,二天控制死亡,三到四天痊愈。分群饲养:出壳的雏鹅,应按其体质强弱分群饲养。 在育雏过程中要精心饲喂和管理,以提高青雏期的成活率。
饲养环境:在准备农村广东鹅的时候需要将饲养的环境进行打理,首先要将准备用来做鹅舍的房间进行一次全面的消毒,尤其是刚粉刷好或者是很久没有用过或刚养过别的家畜的房间,广东鹅基地尽量多进行两次消毒,以免细菌感染,因为鹅苗的身体素质不是很好,很容易受感染。饲养温度:不同时期的鹅苗所适应的温度是不同的,甚至是相差一两天的鹅苗之间都有区别,所以在鹅苗的养殖中要注意要将不同时期出生的鹅苗通过人工的方法将温度调节到它们各自适应的一个程度
联系人:林生
电话:136-0299-5826
地址:广东省肇庆市四会市四连线新公路南侧高狮宁宅崀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