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房舍和场地用具的准备消毒:大棚种鹅养殖一般以平养为主,进雏鹅前要对房舍和饲养场地进行彻底消毒,雏鹅进棚前半个月,用福尔马林密封薰蒸房舍,雏鹅进棚前2-3天再对房舍场地用消毒威喷洒彻底消毒一次,棚舍门口处应设消毒池。2、温度、湿度:出壳后的雏鹅因绒毛短,调节体温能力差,一旦外界温度不适,会影响成活率,种鹅养殖农庄的湿度要与温度相对均衡。育雏的适宜温度和湿度为:1-2日龄28-29℃相对湿度60-65%;3-6日龄26-28℃;相对湿度60-65%;7-14日龄23-25℃,相对湿度65%左右;15-20日龄19-22℃;相对湿度65-70%;21日龄后适应15℃的常温,在恢复常温时随着日龄的增加逐渐降温。3、饲养密度:每群雏鹅以500羽为宜,应根据雏鹅的体形大小和生长情况,不断高速饲养密度。一般中、小型鹅7日龄以内每平方米饲养18--25羽,7-15日龄每平方米12-15羽,15-21日龄7-10羽,以后随着鹅的不断生长,降低每平方米的饲养羽数。
1.没做好准备就养鹅:养鹅需要有育雏舍、成鹅舍,育雏前要对育雏舍进行彻底清扫、消毒,墙壁、天棚涂刷消毒,育雏舍完全封闭,消毒,次日打开门窗通风排气。垫料要经消毒晒干,不得发霉。要准备好饲料、药品、用具等。在进雏前的1-2天,应进行育雏舍加温预热,迎接进雏。2.种鹅养殖农庄忽视防疫,乱用药物:因雏鹅抗病能力差,极易感染发病,主要靠接种免疫,喂食物抗产品,提高免疫力。一旦雏鹅发病,有些养殖户凭个人经验,特别是养过鸡的养鹅户,把治鸡的方法用在鹅上,或者不按疗程治疗,使病情得不到控制,产生耐药性或药物中毒。雏鹅发病后要及时确诊,对症治疗,不能随意用药和盲目加大剂量。种鹅养殖农庄要按疗程给药,选药配伍要合理,剂量掌握要准,用药时间不能过长,一般连续用药时间不得超过1周,以防产生抗药性和不良反应。
饲养管理:雏鹅一般在破壳的二十四个小时之后基本上都会进行初次饮水,饮水结束之后就可以开始食用饲料了,饮水的方式如果鹅苗比较少就可以人工进行教授进行饮水,但如果鹅苗数量较多则需要将水撒在鹅的身上让它们互相饮用羽毛上的水珠。开食之后要注意饲养方法,种鹅养殖农庄需要按照不同生长日期来进行饲料搭配和喂养次数,首先是从少量慢慢的加大量,然后一开始是一天喂个五六次,慢慢的变为三四次,最后走向正常,同时喂养的饲料从熟食也慢慢走向生食,大棚种鹅养殖的时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切不可急。
1、选好苗。鹅苗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育雏的效果,所以在育雏前,要选择生长发育好的苗鹅进行育肥饲养。雏期的苗鹅体温调节差,消化功能和抗应激能力等都十分微弱,所以要严格按照有关技术切实做好育雏阶段的温度、湿度、密度、分群、开水、开食等关键工作,确保雏鹅的成活率。2、合理分群。每亩牧草可养商品鹅100-120只,但切不可一次性大棚种鹅养殖。否则会造成牧草前期太小鹅不够吃,后期草老鹅不能吃的矛盾,所以要合理分好群。一般一周龄后每平米养小鹅20只,2周龄后减少至15只,依次递减,使金华种鹅养殖场的鹅群密度合理,防止出现积压、堆叠,影响鹅的正常生长。3、育肥饲料。冬天的鹅经过40-50天的饲养,主翼已长出,体重达2.5公斤,即可用高能量、低蛋白的日粮进行强度育肥20-30天,鹅体重可达5公斤。参考饲料配方:玉米35%,粉扎30%,米糠或草粉20%,高粱6.5%,贝壳粉3%,食盐0.5%,沙子1%,豆柏4%。
防寒保暧:雏鹅对温度的要求十分严格, 温度的过高或过低都会造成雏鹅发病死亡。因此在种鹅养殖农庄养雏鹅阶段, 根据雏鹅生长发育的适宜温度供温,鹅舍内垫草要勤换, 经常保持清洁干燥。同时还要保持鹅舍内的空气流通,保持空气清新。饮水和开食:雏鹅对水分要求很迫切,应先饮水后开食。 雏鹅在出壳水盛入小盆和器具内, 将雏鹅头压下调教几次,就会自由饮水。同时喂青绿饲料。种鹅养殖农庄人员把青饲料切碎成丝状,撒在鹅背上引导采食。 喂给精料用水泡过的米饭或开水浸过的碎米加青料,撒在洗净的物件上让鹅自由采食,随吃随加。
联系人:林生
电话:136-0299-5826
地址:广东省肇庆市四会市四连线新公路南侧高狮宁宅崀仔